為了進一步加強老師間的溝通、學習和合作,切實推進高效課堂,4月11日到14日,東區中學政治心理科組開展了為期四天的教學研討活動。
在教師上課環節,謝桂嫻老師設計巧妙,層層遞進,讓學生體驗決定前的糾結、決定中的沖突,引導高一學生為自己做決定并踐行決定,從而體驗到自己的存在。鄭淑儀老師、趙洪亮老師和吳文艷老師以《法治國家》展開同課異構,鄭老師結合《環境保護稅法》立法過程,始終體現“互動、合作與探究”的課堂教學氛圍,教學語言機智幽默,體現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;趙老師借助“窯洞對”的問題進一步和學生探討何謂法治國家、如何建設法治國家以及建設法治國家的重大意義,授課過程將講授與議題式教學相結合,既考慮到學情又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并有效鍛煉其學科素養;吳老師借助信息化手段,把網絡資源與課堂內容相結合,循循善誘,注重培養學生的核心價值,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政治立場和思想觀念。
白馬麗老師針對高三藝術生的特點,在哲學復習中幫助學生分析學習情況,引導學生查漏補缺,優化學習環節,完善其知識和思維系統,進一步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、解決問題的能力。陳春華老師針對選考班的知識水平,以交響樂團為切入點引導學生解決重難點知識,突破誤區,細致入微,學生能力得到切實提高。吳迎君老師以全過程人民民主為主線,在聚焦熱點中再現情景,創設真實的情境引導學生探究分享并拓展思維,促進學生必備知識的掌握。
王穎麗老師和符曉老師以《民事權利與義務》展開同課異構,王老師案例分析到位,激情滿滿,活力四射,符老師引導學生自己整理的思維導圖,教學基本功扎實,教學思路清晰,兩位老師在教學中不僅注重知識點的整合,更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與分析能力的培養,教學中設問層層相連,環環緊扣,很好地提高了學生的解題能力。
在集體評課環節,科組老師暢所欲言,對每節公開課進行了全方位的點評,包括公開課的亮點和需要改進的地方??平M教師在交流中碰撞思維,在切磋中攜手共進。
撰稿:陳春華
攝影:王穎麗
一審:趙洪亮
二審:馬榮林
三審:謝柏芳